在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县政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晓东
(2017年6月15日)
按照大会安排,下面,我结合从事九年政协系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经历,从两个方面和大家交流探讨,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及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一方面:如何认识并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省市政协考核县政协的唯一一项硬性指标。因此,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社情民意信息,如何认识和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我用三个“比较”和大家探讨交流。
第一个比较: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和部门工作动态信息的比较。社情民意信息,顾名思义,社情就是社会的情况,社会的动态,社会上发生的事件;民意就是群众的呼声、诉求、愿望和意见建议;信息就是对他人能够产生、施加影响的数据。那么,把社情、民意、信息三者合而为一,它的意思就是能够对决策者产生并施加影响的对社会情况社会动态的呼声诉求和意见建议。这就是我们要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我们反映的是问题,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是为决策提供参考的依据。而部门工作动态信息反映的是领导及部门的工作动态。比如:最近县政协微信平台上发布的《县政协主席刘素英深入驻村帮扶联系点阳光占乡小上庄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这一信息,就是部门工作动态信息。这类信息主要内容一般为:几月几日,某某领导深入某地调研,谁谁谁陪同调研,调研中某某领导强调或者要求怎么怎么去做。总的来说,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和部门工作动态信息有本质区别,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反映的是问题,提出的是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部门工作动态信息描述的是工作情况,提出的是工作要求。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第二个比较: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和政协提案的比较。虽然二者都是政协工作范畴,都是政协委员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但还是有一些区别。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在撰写和提出的时间上,社情民意信息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委员随时可以撰写并反映,而且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及考核办法》明确规定,每位委员每月最少要反映1条社情民意信息;而提案一般情况下只在全委会期间提出,并经提案委审查立案后处理,特殊情况可做紧急处理。?在传递渠道上,社情民意信息是向县政协信息中心电子版报送,经工作人员初审县政协采纳后,再二次加工报送省市政协信息部门,不一定有反馈;而提案是提交县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经审查立案后,转交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的,要求件件有着落,案案有交待。?在撰写的内容和解决问题的主体上,社情民意信息主要是围绕社会情况、动态,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面宽而广,反映的问题应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是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而提案则侧重于本级政府范围内的民生民情及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热点难题问题,反映的问题应是我县范围内存在的个性化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这也是我们判断委员反映上来的情况是提案还是社情民意信息的一个依据。比如:委员反映的《关于在湿地公园建设公共厕所的建议》,判断这个情况是信息还是提案,我们看它是各地存在的共性问题,还是我县存在的个性问题;看解决问题的主体是上级党委政府部门,还是本级县委政府部门。这么一看,很显然,这是一则提案,而不是社情民意信息,不能向省市政协报送。各位新老信息员注意在选题时,要放宽眼界寻找问题,可以以和顺为例加以佐证,但不可以就和顺论和顺。
第三个比较: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和调研报告的比较。个人认为,政协的社情民意信息就是调研报告的浓缩版,基本内容都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同的是调研报告是长篇大论,面面俱到,而社情民意信息则是一事一议,要求言简意赅,篇幅比较短小,一般应在1000字以内。
第二方面: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要把握的六个问题
一篇好的社情民意信息,必须是情况真、数据准、说理透、措施实。在撰写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六个问题。
一是把握真实性。就是我们所反映的情况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调查核实过的,决不能是道听途说、想当然编出来的,更不能网上抄袭。包括要使用的数据,都要来源较为可靠。反映问题必须要有根有据,实事求是。在这里强调一下,省政协有规定,如果你报送的信息一经查实属于网上抄袭,取消报送单位当年的评优资格,这个大家要切记,千万不能网上抄袭。
二是把握可驾驭性。就是我们反映的社情民意,要结合本职工作,写自己熟悉、能够驾驭的选题。具体要求,就是情况摸清没有?数据是否准确?观点有没有新意?建议是否可行?如果这些都心里有底了,那就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信息。否则,就会说外行话,甚至闹笑话。这也是省市政协在采纳信息的时候为什么要看反映人身份的原因。比如:我们反映的基础教育方面的一条信息,而反映人是工商联副主席,显然身份是不对称的。这个问题编报工作人员要注意一下。
三是把握时效性。时效性是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问题要早发现,早反映,早提醒,力求早解决,讲求时效,如果放“马后炮”就毫无价值可言。比如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我们可以组织委员调研并提出《基层政协组织对党的十九大喜中有盼》;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我们可以提出《基层群众对全国两会的期盼和建议》。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只要把握住时效性,这类信息往往被全国政协综合采用的几率比较高。要知道,被全国政协综合采用一条信息,就相当于被省政协单篇采用一条信息,分值是比较高的。
四是把握建议的可操作性。就是你所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既能够操作,又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重点,是判断是不是高质量信息的依据,也是决定会不会被上级政协采用的关键所在。质量是信息的生命,这个质量主要就体现在所提的建议上。因此,建议的可操作性对一篇信息来说至关重要。
五是把握标题的凸显性。要概括提炼出一个醒目的标题,让人通过标题就能对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引起领导的重视。省政协信息处每天收到的信息几十条甚至上百条,仅凭五、六名工作人员不可能逐条研究,他们取舍信息的第一印象就是看标题。标题的语气以“希望”“呼吁”“关注”“建议”等词语为宜。还要适当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时间,如“当前”“我省”“我市”等。比如:2015年10月份,特聘信息员闫爱国同志编报的《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这一信息,从标题上来看,确定了问题发生的时间—“当前”,确定了问题发生的范围—“我省”,明确了信息的主要内容—“脱贫攻坚”,标题提纲挈领、一目了然。这一信息被时任代省长的楼阳生同志、副省长郭迎光同志亲自批示,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
六是要把握委员的主体性。我们说,政协工作的主体是政协委员,同样,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主体也应该是广大政协委员。县政协信息中心必须在调动委员全面参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上下功夫、出实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激发委员主动参与的激情和热情,真正形成“领导率先垂范、委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我相信,有刘主席及各位副主席、秘书长的领导,有全体委员和特聘信息员的共同参与,有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我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一定能够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