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通知公告 > 文章正文

【信息通知】关于转发全国政协《2018年第二季度信息重点选题及说明》的通知

政协和顺县委员会办公室???时间: 2018-06-25 ???? 来源:信息中心 ???? 浏览量:100

(增刊)第4期

                                        2018年6月22日

 

关于转发全国政协《2018年第二季度信息重点选题及说明》的通知


各位委员:     

 现将全国政协《2018年第二季度信息重点选题及说明》转发给你们。本次信息重点选题要求上报的时间节点截至7月5日前,省报送全国政协时间是是7月15日,给省市县政协汇总编辑上报留下时间。希望各位委员紧密结合全国及全省政协二季度信息重点选题撰写信息,各位委员可以结合自己熟悉的选题撰写信息,要求每人至少形成一篇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上报。这次重点选题时间紧,希望各位委员积极履职,上报信息将作为2018年度信息考核的重要依据。

 

                     政协和顺县委员会信息中心

                          2018年6月22日

   

2018年第二季度信息报送参考选题及说明

 

各信息报送单位: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汪洋主席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政协信息特色优势,切实畅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工作质量,让中央领导同志和各部门负责同志通过政协信息掌握更多实实在在的情况,经研究,提出以下参考选题,请结合自身实际,做好信息收集编报工作。

一、关于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问题

本参考选题是6月份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常委会议议题,既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脱贫攻坚的问题,也要注意摸清已脱贫地区成果巩固的情况;既要深入了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亟须解决的问题,也要关注风险预防,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既要注重发挥人民政协协商议政功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也要注重发挥人民政协团结民主、凝聚共识的优势和作用,增进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认同。具体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收集编报信息:

(一)巩固脱贫成果,保证长期稳定脱贫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也是实现全面长期稳定脱贫、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攻克深度堡垒,要解决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也要建立防止返贫、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制定梯次解决“边缘人口”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做好脱贫攻坚与贫困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机制衔接。

(二)防范化解脱贫攻坚风险,着力提高扶贫综合效益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供给与资金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地方落实扶贫政策、使用扶贫资金风险加大,需要及时防范化解潜在风险。比如“户贷企用”等金融扶贫政策实施中信用缺失带来的道德风险;地方政府以脱贫攻坚名义举债和财政担保引发的财政风险;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情况及效用;扶贫领域存在的金融风险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影响等。

(三)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综合性保障扶贫并重,探索脱贫新方法新经验

在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老人、病人、残疾人占半数以上,这部分人的脱贫问题成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清晰界定、精准识别三类人群,防止保障性政策实施出现空白、遗漏或叠加?如何合理界定社会保障政策边界和力度,防止过度福利化倾向?可重点关注地方对三类人群脱贫帮扶保障的新模式新方法,探索总结可复制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四)创造政策和制度环境,鼓励地方创新精准扶贫落地方式

深度贫困地区多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致贫原因复杂,各种困难问题交织叠加,中央明确要加大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要加强对中央政策与地方脱贫实践的相关性研究,深入了解中央扶贫政策实施的地域适应性情况,充分调动地方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地方走出符合本地实际和特点的脱贫创新之路。

二、关于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本参考选题是7月份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议题,也是《政协全国委员会2018年协商计划》中确定的重点议题。主要围绕推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聚焦体制性机制性重大问题等内容编报信息。可结合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关注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行业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和需要国家层面引起重视、推动解决的问题。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品牌企业和知名产品,提升中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实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培育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支持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三)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升实体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税负;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能和物流成本;优化实体经济企业社保缴费率等相关政策,降低人工成本。

(四)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优化融资结构,解决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金融机构聚焦为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求进行金融创新;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金融支持,不断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注重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三、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提出明确要求。可围绕《意见》在基层贯彻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并对此提出的建议,特别是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方面的内容编报信息。

报送要求:

1.本季度参考选题报送截止时间为2018年7月15日。报送时间截止后,涉及相关问题的重要意见建议仍可继续报送,按日常来稿处理。

2.各报送单位可在以上选题中,选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专业领域相契合的选题进行组稿,侧重于收集反映相关方针政策在具体执行落实过程中的情况与问题。避免报送缺少新意、泛泛而谈的稿子。原则上每家单位不超过2篇。

 

山西省政协调研和委员工作室信息处

                           2018年6月14日